查看原文
其他

改革不容易!打卡无数次的海珠湿地,背后竟有如此艰辛的故事!

广州改革
2024-09-16

在广州,有一个吸引无数游客的绿色打卡圣地——海珠国家湿地公园,被誉为中国湿地“四颗明珠”之一。



住海珠区的黄伯夫妇就经常带着相机来海珠湿地拍拍花儿,拍拍鸟儿,安享晚年生活。


“这里空气很好,基本上每天没有出去玩的话都会过来。”


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这片“城市之肺”曾濒临“消失”……


海珠区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郭作冬说,广州市和海珠区守住这片城央“绿心”不容易,背后是二十年来不忘初心的坚守,是历经改革、永不停步的创新。


海珠湿地的改革经历了什么?


不为外人所知的海珠湿地改革,到底有多难?




1.改革难在要有一改到底的决心


海珠湿地的前身是素有广州“南肺”之称的万亩果园,与“北肺”白云山构成广州两大生态稳定器,源源不断输送清新的空气。

 

然而,自上世纪末起,城市的快速发展,万亩果园的环境破坏不断加剧。


祖辈世代在此种果树为生的小洲村民李志新,指着眼前的荔枝老树告诉记者,村里不少果树老化很严重,他们曾经尝试改良树种,但收效甚微。


“以前的万亩果园未征收前都是分给村民的,耕地几十年。万亩果园征收前,村民很少管理,树上长了很多影响果树生长的薇甘菊。”


如果万亩果园在我们这代人面前消失,对广州来说将是一场生态的灾难。


保护迫在眉睫,问题倒逼改革。


政府开始探索用各种形式来保护这片果园。


1999年,广州市正式划定了万亩果园保护区,并编制了果树保护规划。

1998年,小洲村以村社的名义集体返租农民果林建起了瀛洲生态公园,首次对万亩果园进行保护性开发的有益探索。但公园建成后投入大,产出低,连续五年亏损;随后,“政府租地建设公园”又作为另一种全新的探索方案,被寄予了厚望。但因为不能解决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问题,“政府租地建设公园”的模式推进困难。


郭作冬说“海珠湿地改革历程从一个侧面证明改革不会一帆风顺,需要不断探索,不断改革,在先行先试中找路子、边探索边突破、边突破边改革,形成改革的良性循环。”




2.改革难在要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


改革难,但是不改革更难。


受城市发展进程的影响,果园中原有的果树成为“鸡肋”——从生态价值而言,果树释放氧气的同时,其种植需要施肥和灭杀虫害,对城市生态环境提升贡献较少;从生产价值而言,城市空气和水质的污染极大影响果树的产量,其经济价值不升反降。但万亩果园的土地性质是农用地,不可改变,在单一的规划模式下,政府与农民多年来陷于“保肺”和“保胃”的矛盾中。


规划上严格控制用地,农民无法发展集体经济,果树收成越发差,农家乐又处于低端无序杂乱状态,经济收入无法提高,“保肺”也未能达到如期效果。


北山村民莫昭佳说,那时村民经常戏称万亩果园只生产氧气,不生钱。


“万亩果园当年未征收的时候,我们自己耕种的收入不多,平均收入都是300~400块一个月。只能说勉强够吃。”


只有解决好保护区内村民的长远生计和发展问题,万亩果园的有效保护才能落到实处。


由此,政府开始对万亩果园进行抢救性保护。


  • 2011年,海珠湖作为亚运治水的配套工程建成对外开放。

  • 2012年广州市和海珠区创新性提出“只征不转”的征地政策获国务院批准,成为全国首例。


郭作冬说,“海珠湿地保护建设模式是经历五六次艰难探索才做出来的,如果不经过一次次的探索创新,很难想象可以改到今天这一步。”



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副局长蔡莹介绍说,当时政府一次性投入45亿多元征地资金,共征地1.1万多亩,将万亩果园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。


在做好充分的风险评估和基层宣传工作后,仅用40多天,海珠区就完成了涉及8个村、1.1万户、3.4万人的征地签约工作。


这是海珠区历史上涉及面积最大、涉及人数最多的一次征地,征地过程平稳顺利。


村民们签约为何这么爽快?


村民表示,“村民是实在的,没钱万万不能。政府是花钱来征收地的,村民就没那么多矛盾。” 


征地后,海珠区对留用地统一进行产业规划,引导村社利用湿地良好的生态效益发展高端产业;为被征地村民购买社保,保障他们的长远生计;优先聘请村民在湿地从事果树保育、维护管理等工作。这些举措,不仅改善了周边环境,还增加了村社集体和村民的收入,实现了共赢共享。




3.改革难在要考虑每一个细节


对于广州而言,城市的生态建设还是个新命题。城市湿地到底该怎么建?我们需要一个怎么样的湿地?是果园还是公园?

 

对于市民来说,希望有一个免费游玩的地方;但对生态专家来说,人为介入会影响生物生存发展,越少人来越好,用经济杠杆来控制人流、保护湿地。


各种理念上的博弈如何平衡?


郭作冬说,“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,使生态、经济良性发展,不断探索、不断改革、不断提升,最终形成今天的模式。”



经过社会的广泛讨论后取得共识,单一的果林既不利于区域生态平衡,也不利于空气、水质的净化和土壤的改善。


如何协调人类活动和湿地保护呢?


蔡莹说,在管理上不断创新,将人类活动区与生态保护区分隔开来。

 

据统计,2011年海珠湿地只有70余种鸟类,2018年已升至177种;鱼类共56种,较2015年增长22种。


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会长吴碧云告诉记者,今年在海珠湿地还观测到了禾花雀等罕见的鸟类。


“每一年学生都有新的发现,今年培训的时候就在海珠湖发现了黄胸鹀等比较少见的鸟类,也就是每一年都有惊喜吧。”



  • 2015年12月31日,海珠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试点建设验收,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;

  • 2016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,成为广州市第一个城市园林绿化及城市生态修复获奖项目。

  • 2017年5月25日,海珠湿地牵头成立了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创先联盟,并当选为首任盟主单位和永久秘书处,引领中国湿地保护发展。

  • 2017年11月30日,广州出台《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》,成为湿地保护的先行者。

  • 2018年成为“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”的入围案例。


市民游客也对这片城央绿洲的保护模式赞不绝口。


“我觉得把这边改成湿地公园进行一个更好的保护,对环境还有对动物的保护,都是挺好的,是一个很不错的做法。”


“这里对于我们市民来说很好,海珠湖还免费。”

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在城市中心城区拥有大面积、原生态的湿地生态资源,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屈指可数。


海珠湿地的生态效应也已转化为创新经济的聚集效应,成了吸引高端企业和人才的“金字招牌”。


近年来,已吸引了腾讯、阿里巴巴、小米、科大讯飞等20家互联网领军企业项目在海珠湿地周边聚集,总投资达725亿元,形成了广州新落户企业的“湿地效应”现象。



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。


近日,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启动的“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”征集活动中,广州海珠湿地以“城央湿地建设与经济互动发展新路”成功入围备选名单,并进入公众评选阶段。


如果您也想支持海珠湿地,欢迎投票:

1.关注“地方全面深化改革”微信号,回复“投票”,进入投票链接。

2.为104号案例“城央湿地建设与经济互动发展新路(2012)”投票。

3.一个微信账号每天可投一票,电脑、手机均可投。

4.投票截至时间:12月20日


海珠湿地建成开放6年多来,从饱受侵蚀濒临“消失”的万亩果园到“具有全国引领示范意义的”国家湿地公园,再到“打造全国最好、全球标杆性城央湿地”,呈现出一幅湿地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,探索出一条都市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新路。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广州改革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